10月15日中午,智慧农业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智农青苗青春议事厅——团学干部成长午餐会”在浦口校区C302会议室圆满落幕。校团委副书记、公共艺术教育中心副主任朱媛媛,院党委副书记吕一雷,本科生辅导员魏宇宁受邀出席并指导工作,2024级、2025级各班班长、团支书及学生会骨干代表共计33人参与会议,围绕学生工作创新、团队协作效能提升及青年成长责任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本次午餐会是学院自2020年建院以来精心打造的品牌活动——“团干之家座谈会”的突破与创新。“团干之家座谈会”已陪伴师生走过五载春秋,累计开展15场,成为学院团学工作传承经验、凝聚力量的重要平台。活动始终围绕两大核心目标展开:一是搭建“双向沟通”桥梁,让学生干部直面学院领导老师,汇报工作进展、反馈基层需求,确保青年声音被听见、受重视;二是构建“经验共享”平台,促进优秀工作方法的传承与共性问题的集体破解。会前,学院秘书处已通过问题调研梳理共性困惑,邀请经验丰富的学生干部代表现场答疑。



会上,计科242班班长王贺围绕“去班级化”背景下班集体建设创新路径展开深入分享,提出通过兴趣与专业融合模式平衡社团活动与班级凝聚力;计科241班班长马鑫源聚焦“学习与工作平衡”议题,结合时间管理矩阵工具给出实操建议;人工智能242班班长刘胜江结合班级同学参与第二课堂的实际情况,从活动筛选策略、时间管理等方面分享了经验。

本科生辅导员魏宇宁随后就同学们关注的请假流程、晚自习管理等事务性问题进行细致解答,并着重强调“学习为本”的成长理念,鼓励学生干部以学业精进带动工作提质。

朱媛媛副书记在讲话中肯定了全体团学干部的辛勤付出,强调学生干部作为“思想引领者、同学服务员、活动组织者”的三重角色定位,并提出五点殷切期望:一是做理论学习的“先行者”,以过硬政治素养筑牢思想根基;二是做青年群众的“贴心人”,摒弃“学生官”心态,甘当奉献者、青年友;三是做活动创新的“实干家”,结合专业特色设计“有温度、有深度”的班团活动,真正赋能同学成长;四是做机制建设的“守护者”,夯实组织基础,保障工作规范高效运行;五是做作风建设的“示范者”,时刻谨记“打铁必须自身硬”,做到谨言慎行、严于律己。

院党委副书记吕一雷作总结讲话,他以“多沟通、抓学习、重安全”九字箴言寄语学生干部,鼓励大家在服务同学中锤炼本领,在团结协作中共同进步。

此次“智农青苗青春议事厅——团学干部成长午餐会”的举办,既是“团干之家”品牌活动的创新延续,更是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生动实践。立足智慧农业与人工智能交叉融合的学科优势,学院将持续以“团干之家”为载体,搭建青年成长“加油站”、思想碰撞“议事厅”、实践创新“孵化器”,引导学生干部在“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情怀中坚定理想,在“科技兴农、智能强国”的征程中勇担使命。未来,学院团学工作将继续以“服务青年成长、赋能学科发展”为己任,让青春力量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中绽放光彩,让“团干之家”的火种点燃更多南农青年的奋斗激情,共同书写新时代农业现代化的青春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