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追思祭忠魂,红色基因永传承。为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厚植青年学子家国情怀,2025年清明节期间,人工智能学院开展“传承红色基因,致敬英雄先烈”清明节主题教育活动。全院52个团支部以“分散行动,统一主题”形式组织活动,通过沉浸式实践教育引导青年学子在追思中汲取奋进力量,推动红色精神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






学院团委构建“实地+云端”双轨教育模式,打造“可感知、可参与、可传承”的红色育人场景。各团支部因地制宜组织活动:一、线下足迹遍布省内4处红色地标,包括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徐州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等革命圣地;二、线上搭建“数字纪念馆”,借助中华英烈网等平台开展“云端祭扫”,累计献花留言百余条;三、学科融合创作,赓续红色精神。各支部结合学科特色,开展涵盖手绘海报、短视频、诗歌创作等类别在内的创作。其中,数据231团支部芮家辉、刘芮源创作的诗歌引发热议:
《碑与魂》
断裂的碑文,
铭刻着不朽的英魂。
岁月奔腾,
将1937的呐喊,
嵌进时代的年轮。
碑前的白菊,
低垂着缄默的言语。
松涛翻涌,
将崭新的誓言,
揉进四月的烟雨。
此刻——
所有沉睡的英魂都苏醒了,
在碑文的裂痕里,
生长出另一个春天。
《相见欢·雨花台清明祭》
雨花台上春寒,泪偷弹。
多少英雄埋骨,在青山。
枪声绝,旌旗裂,血痕干。
今看陵前松柏,矗云端。
此次活动是人工智能学院“行走的思政课”一次全新的尝试。在追思中铭记,在传承中奋进。人工智能学院将继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路径,让红色基因在数字时代绽放璀璨光芒,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科技人才注入精神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