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学生双创工作室的桥梁媒介作用,提升我院学生在科技创新类竞赛中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搭建一个彼此学习与成长的平台,促进同学们之间进行积极的思想碰撞与智慧共享。3月13日下午,人工智能学院于汇贤楼C102举办本科生科研创新沙龙之“走进有AI的工作室”专场活动。

本次沙龙邀请了AI工坊部分双创工作室负责人和具有丰富科创竞赛经验的“朋辈导师”前来进行经验分享,畅聊成长故事。朋辈相携,共话科创未来,他们围绕“关键技术创意孵化、核心能力提升”等主题,分享了“有组织科创”的经验与心得,并与现场观众进行了深入的互动交流,为同学们提供了关于科创赛事的实战经验和战略指导。
智能农业装备创新工作室,在卢伟老师的指导下致力于科学研究和工程项目的创新实践。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为:机器人及人工智能技术(包括农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流水线,机器视觉、机器学习等)。
人工智能创新工作室加强了人工智能知识的普及和技术应用,积极为学校参加大型机器人及同类赛事培养人才、输送优质项目。工作室计划研究方向是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知识表示、自动推理和机器人学。

智慧之瞳农业智能传感器工作室是赵国老师指导下专注于农业智能检测技术研发的创新型团队,致力于多个前沿科研方向的探索,为农业领域的质量检测与安全保障提供关键技术支持。
智感未来农业智能检测技术与装备工作室致力于融合智能传感、物联网、人工智能及嵌入式技术,推动农业检测装备的智能化发展。工作室围绕土壤、水质及畜禽健康监测,开展多个科研方向。
智能养殖装备工作室是由人工智能、工学、动物医学和动物科技等多学科交叉形成的创新团队,拥有江苏省生猪产业技术体系智能控制岗位专家、动物营养岗位专家、动物生理生化国内外知名专家等学术经验丰富的指导老师,工作室的第一指导老师为刘龙申。
计算机与大数据工作室是一个专注于科研学习、赛事活动和项目开发的科技创新型组织。工作室致力于为人工智能学院的同学提供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主要的研究方向包括智慧农业、智慧养殖(水产)、决策支持系统、深度学习、可解释性、粗糙集理论、物联网通信技术以及前后端开发等。

现场氛围热烈,全体同学们秩序井然地就座,目光高度一致地汇聚于讲台之上。随后,在问答环节,同学们就实验室任务分配、学习目标等问题踊跃发问。
此次科研创新沙龙以激发学生科研创新兴趣、营造浓厚学术科研氛围为核心目标,搭建起本科生与双创工作室科研团队间的互动桥梁。接下来,AI工坊双创工作室将开启新成员招募和系列培训,助力学生在科研创新领域挖掘潜能,在实现自我价值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为培育科研人才、推动学术进步贡献力量。